文昌·教研∣解密图式 助力观察——文昌幼儿园《读懂儿童的思维——支持自主游戏中的图式探索》读书沙龙活动
为进一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,深化教师教学底蕴,助力教师成长。2024年12月,文昌幼儿园的教师们围绕着《读懂儿童思维——支持自主游戏中的图式探索》开展读书沙龙活动。
书籍介绍
《读懂儿童的思维——支持自主游戏中的图式探索》是一本关于儿童图式理论的研究与实践运用的书。这本书主要向我们展示了专业的行动研究过程。记录了儿童的日常游戏故事,用图式理论分析了儿童行为背后的原因,改变对幼儿教育的看法,并不断地反思教师在促进儿童发展过程中的角色,形成了支持儿童在游戏中进行图式探索的有效策略,也展现了行动研究过程中反思型教师必经的成长历程。
动心话语
通过几位老师精彩的分享,相信通过今天的探讨、分享,会对书本上的知识有进一步的理解与提升。
研读分享
各年级组分别利用实例、图片及思维导图等方式对前三章内容进行了梳理。带领我们了解到儿童为什么有图式行为,图式行为在促进儿童的认知、运动、社会交往、数学、艺术探索、遐想游戏方面的作用。
共读心语
在一番研读分享后,老师们对“图式”的内容也产生了自己的感悟,对于“图式”也有了更深的理解,结合书中内容和自身教育实践经历,纷纷发表自己的感想。
【换个角度看儿童】阅读了这本书后,我最大的感受是:我们真的需要换一个角度去看儿童、解读儿童、理解儿童。当你真正理解了儿童,我们就会发现平时孩子们那些令人抓狂的行为竟会变得如此有价值。
【发现儿童力量】当他们爬到高处瞭望,躺在地板上仰望,叉开双腿往后看,或者透过一个小空隙专注地看时,这是他们看世界、发现世界独特视角;当孩子们把椅子排成长火车或者反倒在地推、拉、当建筑材料时,许多人看到的是把椅子损坏了,或者椅子不是游戏材料,不可以随意摆弄。当我们从图式的角度理解儿童的行为时,我们会发现儿童是如此的“伟大”和富有创造性,因为他们正在做着科学家们做的事情。
【支持儿童发现】当小朋友们在玩橡皮泥时,他们喜欢重复一件事:将不同颜色的彩泥混合在一起,放在手里揉啊揉,搓啊搓,整个过程是着迷的。在没有看到这本书之前,我会去阻止他们(因为很多颜色放一起影响后面彩泥作品的呈现效果),他们则会把掉在地上的,或者遗漏在角落里的几个小球混在一起,而且很宝贝地去向同伴展示自己的成果。
总结梳理
最后,徐秋燕副园长就本次读书沙龙做了总结梳理。她认为幼儿需要教师专业化的敏锐的反馈,需要教师思考他们的活动,应答他们的新思想和新经验,而幼儿的这些新思想和新经验来源于教师,来源于教师依据幼儿的活动过程和自己的思考给予他们的反馈。这样一种丰富的历程超越了抽象的原则,依靠着高深的知识,凭借着责任心对儿童的行为进行反馈和应答。教师需要换一个视角去看儿童、解读儿童、理解儿童。儿童比成人能看到更多、听到更多、感受到更多、体验到更多。
此次读书活动,帮助我们进一步认识、理解了幼儿的游戏图式,更好地助力于下一步游戏活动的开展,更为有力的师幼互动和有效支持提供了方向。今后,我们将把对图式的学习运用到工作实践中,通过积极地观察、倾听、发现、解读儿童的游戏图式,深入地洞察儿童行为的动机、思维的发展、认知水平等,并将儿童的行为引向更有意义或更适宜的活动。
用户登录